1、與傳統工藝相比,原有路面材料可100%再生利用,節(jié)省成本,縮短施工周期。
2、高效環(huán)保的熱風循環(huán)技術,節(jié)省燃油消耗。
3、全程加熱、烘干、拌和工藝保證了再生混合料的質量。
4、全液壓驅動,工作過程平穩(wěn)可靠、控制精確。
5、基于總線控制的智能化控制技術,提高了機群的自動化水平。
6、液壓、電氣、加熱、銑刨等關鍵部件均采用國際上的知名品牌,確保機組質量性能的高可靠性。
1、與傳統工藝相比,原有路面材料可100%再生利用,節(jié)省成本,縮短施工周期。
2、高效環(huán)保的熱風循環(huán)技術,節(jié)省燃油消耗。
3、全程加熱、烘干、拌和工藝保證了再生混合料的質量。
4、全液壓驅動,工作過程平穩(wěn)可靠、控制精確。
5、基于總線控制的智能化控制技術,提高了機群的自動化水平。
6、液壓、電氣、加熱、銑刨等關鍵部件均采用國際上的知名品牌,確保機組質量性能的高可靠性。
1.選用東風載貨汽車底盤,動力轉向、冷暖空調,適用于各種條件作業(yè)。
2.以原煤為燃料,施工成本低。
3.采用布袋式除塵裝置,無煙無塵,節(jié)能環(huán)保。
4.采用立式強制拌合,能拌合瀝青混凝土。
5.整車采用全液壓驅動,液壓部件采用美國伊頓產品,操作簡單、工作安全。
6.瀝青管道、瀝青泵采用內置式,用后免清洗。
7.設有瀝青計量裝置,可根據需要,精確計量每釜瀝青用量,保證混合料的油石化。
8.瀝青容罐設有溫控裝置、保障瀝青的溫度。
9.拌料倉設有紅外線測控裝置,有效地控制拌合與出料的溫度。
10.采用車尾上料設計,減少施工中的路面占道,避免交通堵塞。
11.采用側面設計出料,出料可直接到坑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1、模塊設計令搬運、安全更快捷方便;
2、攪拌葉片設計獨特以非常動力驅動的攪拌缸更使得攪拌輕松、可靠、高效;
3、采用進口振動電機卻東的振動篩網,大大提高了效率,還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
? |
4、不帶除塵防止于烘干狀態(tài),放置滾筒上方,減少熱量流失,節(jié)省空間與燃料;
5、料倉底部置式結構相對,從而大大減少該設備的占地面積,同時取消了成品料小車道提升空間,降低了設備故障率;
6、提升骨料及采用雙排版提升,增加了提升機的使用壽命,提高運轉穩(wěn)定性;
7、采用雙機全自動控制電腦/手動控制系統,帶有故障自動診斷程序操作簡單、安全
瀝青熱再生設備是一種預防性養(yǎng)護設備,采用專用的就地熱再生設備,對瀝青路面進行加熱、銑刨,就地摻入一定數量的新瀝青、新瀝青混合料、再生劑等,經熱拌和、攤鋪、碾壓等工序,一次性實現對表面一定深度范圍內的舊瀝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術。它可分為復拌再生、加鋪再生兩種。
(1)復拌再生:將舊瀝青路面加熱、銑刨,就地摻加一定數量的再生劑、新瀝青、新瀝青混合料,經熱態(tài)拌和、攤鋪、壓實成型。摻加的新瀝青混合料比例一般控制在30%以內。
(2)加鋪再生:將舊瀝青路面加熱、銑刨,就地摻加一定數量的新瀝青混合料、再生劑、拌和形成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復拌機的第一熨平板攤鋪再生混合料,利用再生復拌機的第二熨平板同時將新瀝青混合料攤鋪于再生混合料之上,兩層一起壓實成型。
1.選用東風載貨汽車底盤,動力轉向、冷暖空調,適用于各種條件作業(yè)。
2.以原煤為燃料,施工成本低。
3.采用布袋式除塵裝置,無煙無塵,節(jié)能環(huán)保。
4.采用立式強制拌合,能拌合瀝青混凝土。
5.整車采用全液壓驅動,液壓部件采用美國伊頓產品,操作簡單、工作安全。
6.瀝青管道、瀝青泵采用內置式,用后免清洗。
7.設有瀝青計量裝置,可根據需要,精確計量每釜瀝青用量,保證混合料的油石化。
8.瀝青容罐設有溫控裝置、保障瀝青的溫度。
9.拌料倉設有紅外線測控裝置,有效地控制拌合與出料的溫度。
10.采用車尾上料設計,減少施工中的路面占道,避免交通堵塞。
11.采用側面設計出料,出料可直接到坑槽,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瀝青混合從遷移方式的植物來分,可分為兩種移動及固定。由于其移動性,便捷,適用于修蛛低等級公路,在較偏遠的道路工程專項行動,減少材料運輸問題,這樣的工作也相對更節(jié)能。
固定式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是因為高等級公路的適用于高等級公路建設,需要大量的材料,瀝青攪拌站的固定大容量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移動和固定式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其主要成分是冷配料系統,烘干系統,熱料提升,篩分,蓄熱系統,測量系統和混合系統,導熱油加熱瀝青供應系統,除塵系統,成品產品儲料倉和自動控制系統等移動式和固定式瀝青攪拌廠之間的區(qū)別,是根據倉,攪拌鍋之間必須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來區(qū)分。領先高效的生產設備具有攪拌均勻,測量精度,生產效率高,環(huán)保節(jié)能等特點顯著。
移動和固定的瀝青拌和設備各有各的優(yōu)點,可動模的設計更容易處理,在箱體結構設計的底部,大大降低了設備覆蓋的區(qū)域的面積。固定式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占地面積比較大的面積,但其生產的手機不可替代的。
1)舊瀝青路面的加熱軟化
將已損壞的舊路面加熱到140℃~170℃,軟化瀝青材料。加熱軟化過程由加熱機和再生機中多組紅外加熱器完成,輸出的燃氣壓力可以獨立調節(jié),避免瀝青過度加熱。
2)磨耗層耙松
再生機上的旋轉式耙松器將軟化的鋪層材料耙松到所需的深度,并將其輸送到攪拌鍋。
3)回收材料的拌和
分析現有鋪層所取芯樣確定混合料的配合比,新添加的材料可以是熱混合料、級配骨料或再生劑。將新添加的材料與回收材料加入攪拌鍋中,拌和均勻形成新的磨耗層材料。
4)再生材料的攤鋪
從拌和鍋中卸出的再生材料落到加熱后的刮平面上,由伸縮式熨平板攤鋪成規(guī)定的輪廓。刮平面被單獨加熱,確保攤鋪時再生層與下層之間的牢固連接。
5)路面壓實
由壓路機組對攤鋪后的路面進行壓實,使再生路面的路用性能達到設計要求。
6)附加罩面
用相同的操作程序在再生路面上加鋪一薄層新的高耐磨混合料面層。
4、廠拌熱再生瀝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藝
1、保證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實施,積極推行質量體系標準,實現并完成技術指標。
2、必須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
3、對于發(fā)現生產過程出現的質量問題,提出糾正措施。
4、測試設備正常使用和日常維護的儀器,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
5、熟悉瀝青混凝土材料,原材料,及時發(fā)現原材料測試的技術性能問題。
6、認真做好大氣,原材料,瀝青混凝土進行記錄溫度和溫度測量的工作。
7、隨時把握項目的進度和精心安排方量,消除浪費的現象。
8、對于生產發(fā)生的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加以解決,而不是沒有理由推遲生產。
9、操作的時候,按照檢驗員的指揮,不得隨意改變結構。根據國家標準和車站作業(yè)的技術來操作。
10、注意進、出攪拌車的狀態(tài),絕對不可以浪費瀝青混凝土。
11、嚴禁在操作間做與生產沒有關系的事。
12、嚴把材料的質量關,并且結合技術部門要求,貨比三家。
13、原料,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進行驗收。
14、材料應認真填寫驗收記錄,并及時通知考場抽樣檢測。
15、不同的制造商,品種的材料應不能混合。
16、檢查原料的一致性和配合比,及時反饋質量信息,出現問題隨時調整范圍,及時遇到告知相關領導的問題,妥善處理。
(1)加熱軟化路面
利用2臺加熱機內的紅外線加熱器或熱空氣等加熱路面,使之軟化,根據氣溫、風速、風向、路表的濕度以及混合料的含水量,調整機器的工作狀態(tài),保證路面的加熱溫度。一般情況下,通過2臺加熱機的加熱,在面層下15cm深處的溫度可達150~200℃,
加熱深度可達4~6cm。盡管加熱溫度很高,但時間短,舊路面內的瀝青不會因溫度太高而老化。目前現有的加熱方式有火焰加熱、紅外線加熱、熱氣加熱、微波加熱。其中紅外線加熱和熱氣加熱為常用的加熱方法,微波加熱是一項有發(fā)展前景的新技術。
(2)銑刨翻松路面
路面再生機上安裝有銑刨裝置。當面層經加熱軟化后,機器在行走過程中通過銑刨裝置將路面翻松。由于路面被加熱,因而路面內集料不會產生破碎。翻松的路面材料由收料裝置收集到路面中間或攪拌鍋中。
(3)拌合整型
翻松的路面材料集中到路中間或攪拌鍋后,在其上灑布一定的瀝青再生劑進行拌合,通過輸送裝置送到再生攤鋪裝置的前面進行攤鋪,形成再生路面層。
(4)罩新面
再生機前面裝有1只集料斗,新拌制的瀝青混合料由自卸汽車卸入集料斗內,由輸送機將新混合料運送到后面的攤鋪裝置,根據所需要的路拱、攤鋪寬度和攤鋪厚度(考慮松鋪系數),把新混合料攤鋪到經過再生的路面上,然后進行碾壓即形成平墼、密實的路面。
現場熱再生的優(yōu)點:
通過再生現有材料就地修復路面;
一次性完成再生加鋪;
快速、經濟、環(huán)保性強、節(jié)約原材料;
成本低:對工期、運輸費用、能源和原材料綜合成本降低20~50%;
施工時間短,開放交通快,對公共交通的影響很小;
可完成再生加鋪、重鋪、重新整型等施工;
消除了傳統方法固有的處理問題。
接縫及層間均熱粘結。
極大減少了舊材料、新材料的運輸量;
100%再生現有的路面材料,就地修復路面;
2.現場熱再生的缺點:
再生深度通常最大為 6cm;
無法除去已經不合適進行再生的舊混合料,級配調整幅度有限;
無法解決軟弱路基和基層的問題。